沙龍:我眼中的“人工智能+教育”
日期:2022-03-29 15:25:20  浏覽量:223

1227日,青雲小學課題中心組的成員開展了主題爲“我眼中的‘人工智能+教育’”沙龍活動。活動由沈峥嵘副校長主持。

 

 

沈峥嵘:“人工智能”這一話題近幾年在全球都很火,尤其是在20163月份,Google DeepMind 開發的人工智能“AlphaGo (音譯:阿法狗) 戰勝了了圍棋頂級高手李世石,這具有裏程碑意義。五年多過去了,圍繞“人工智能”的話題仍然層出不窮,全球湧現了很多新創企業(尤其在國内)進入這一領域,各種商業應用、商業模式也是名目繁多。

 

随着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利用智能技術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量、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促進教育公平的實踐創新不斷出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趨勢不可阻擋。那麽下面請大家來談談對人工智能+教育的認識。

 

戴伏蘭:我們提倡的是個性化教學,早在孔子那個年代,這位老師的鼻祖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并且運用到教學中,才有了後來桃李滿天下佳話。個性化教學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新時代對因材施教的新的解釋。人工智能的出現,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更好的把控孩子的情況,利用算法精确地了解孩子的現有能力情況,彙集名師力量緩解教育資源不平等問題,個性化地提供适合學生能力的教學内容,大大提高了效率。

 

趙加春:我們把授業解惑的部分工作,交給能力更強的人工智能,一定程度解放了老師,引導老師去做更重要的事,做有愛和溫度的教育,站在傳道的角度做一名能夠爲學生引路的老師。作爲一個剛剛接觸人工智能教育的老師深感榮幸和任重道遠,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我要做一個能夠影響學生一生的人,用愛喚醒一顆顆種子。

 

徐丹婷:受疫情影響,線上教育模式在中小學及高等院校中被進一步推廣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模式從理念向現實的進一步實踐。學生打開電腦,宅在家一樣上課學習;教師利用視頻直播,實時接收學生狀态反饋;家長配合學生完成作業拍照上傳,老師及時批閱……當然,對于采用人工智能手段進行教育,效果也是衆說紛纭的。比如有些同事認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教育領域産生了“新亮點”,還有一些同事反映當前線上教育模式及技術平台仍有改進之處。總之,它是一種新興事物,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實踐。

 

沈慧華:當今社會,新興技術應用與普及的速度越來越快,技術更叠可謂是日新月異。人工智能技術雖然被公認爲是引領“智能時代”的标志性技術,面對教育系統,甚至有一股“盛氣淩人”之勢,但是其真正作用于人類社會,或者較好地爲教育系統所認可、消化吸收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是一所農村小學,接觸人工智能還處于起步摸索階段,但是凡事都需要不斷嘗試。未來,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不僅需要對學校教育系統内細枝末節問題的觀察和思考,還需要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系統的思維,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注重這一個新興事物。要努力學習它融入它。

 

吳宇超:無論是從現在的孩子要掌握人工智能内在的知識、技能、體驗的體系以适應未來的世界,還是從人工智能本身70年來從人的學習中得到的寶貴經驗,我們今天要重新認識教育和學習這件事,目前中國的基礎教育的學科都需要改革,人工智能與學科的改革互動,是下一輪從技術邏輯層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形式邏輯、計算思維、編程思維、組合數學、從意念到語言的教育,也對今後的教育提供了一個技術框架。

 

……

 

研讨活動在大家激烈商讨中逐漸步入尾聲,沈峥嵘副校長做了小結:當前,教育信息化已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作用日益明顯。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推進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優化教育信息化流程、促進教育變革,進而構建智能教育新體系,爲實現“面向人人、面向未來,創辦優質公辦現代學校”的願景而砥砺前行。